發(fā)布日期:2019-01-24 點擊量:
作者:紫竹凌
孝道,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。
孝的觀念源遠流長,甲骨文中就出現(xiàn)了"孝"字,這就意味著在公元前11世紀以前,華夏先民就已經有了孝的觀念。
最早記錄孝道的當屬《孝經》一書,《孝經·開宗明義》中的“身體發(fā)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”后人也是銘記于心。
而被奉為中國傳統(tǒng)教育啟蒙經典的《弟子規(guī)》在第一章“入則孝”便提出了孝敬父母的具體規(guī)范要求。
今天,我們就通過幾個淺顯易懂的國學小故事,來看看古人是如何行孝道,以古為鑒,孝順父母,為子女樹立榜樣。
父母呼,應勿緩;父母命,行勿懶
從前,楚國有個叫孟宗的孝子,對母親照顧得十分周到。一年冬天,非常寒冷,孟母突然病了,什么也不想吃。孟宗很著急的問:“娘,你想吃什么?”母親回答:“只想喝一碗新鮮的筍湯。”
孟宗聽完,馬上跑到屋后的竹園,四處挖掘,無奈,寒冬時節(jié),又怎么會有竹筍呢?他急得大哭起來,眼淚一滴滴地滴落在雪地上,融化了雪,地上露出了嫩綠的竹筍。于是,他就把筍挖出來,回家做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筍湯,母親喝過湯后,不久病就好了。
這便是孟宗融雪的故事,母親生病,有小心愿,縱然環(huán)境惡劣,孟宗卻用孝心創(chuàng)造了奇跡。
這種精神也是《弟子規(guī)》里倡導的,即“父母呼,應勿緩;父母命,行勿懶”,也就是說對父母的呼喚你要立刻回應,父母的命令,要即刻行動,切勿偷懶。
父母教,須敬聽;父母責,須順承
大家可能都聽過“孟母三遷”的故事,知道孟子的母親對他的教育非常重視。孟子之所以能成為有名的大學問家,離不開母親的影響。
小時候的孟子,也是個不省心的頑皮孩子,有一天讀書未放學就回家了。這時母親正在織布,見他逃學回家,氣得拿起剪刀把快織好的一塊布割斷。孟子不解,問母親為何發(fā)火。
母親說:“織布要一線一線地連起來,一斷就成不了布,你讀書就像我織布,也要天天用功才會有成就,你現(xiàn)在就厭倦了,什么時候才能成為有用之才呢?”
孟子聽完母親的話,羞愧難當,馬上回到學堂發(fā)奮讀書,日后才成為了“亞圣”。
孟母用一番簡單的道理讓孩子明白,想要成為有用之才必定是日日努力的結果,容不得懈怠。而針對母親的教訓,孟子能恭敬聆聽,順從接受,知錯就改,這才是一個可塑之才必備的基本素養(yǎng)。
親愛我,孝何難;親憎我,孝方賢
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,母親去世后,父親又續(xù)弦。繼母對他很苛刻,難得的是王祥依然像對待親生母親那般服侍她。
一年冬天,繼母生病,想吃鮮活的鯉魚。但是,大冬天的,哪里能捕到鯉魚呢?王祥來到了河邊,為了能捉到活魚,他脫掉了自己的衣服臥在冰上,用體溫化開了冰塊,兩條鯉魚一躍而出。
繼母知道他的行為后,大受感動,終于開始把他當親生兒子照顧了。這就是著名的臥冰求鯉的典故。
人心都是肉長的,雖然兩人之間沒有血緣關系,但王祥依然能真心對待繼母,皇天不負有心人,他的孝心終于換來了繼母的認可。
親有疾,藥先嘗;晝夜待,不離床
人們常說:“久病床前無孝子”,但古時候的一位皇帝卻能侍奉母親三年之久毫無怨言,他就是漢文帝。
漢文帝雖然貴為天子,一人之下萬人之上,但對母親十分孝順,不管每天公務多么繁忙,都不忘去給母親請安。一次,母親病了,漢文帝日夜精心服侍,一步也不曾離開,從未睡過一個安穩(wěn)覺。每天母親的藥,他都要親口嘗嘗,唯恐太苦,太燙。三年如一日的精心照顧,被傳為千古佳話。
反觀現(xiàn)代人恐怕很難做到親自服侍年邁有疾的父母了,在醫(yī)院一般是請護工照顧,如果自己照顧估計還得抱怨父母耽誤了工作。
記得之前看過一個報道,一個在外打工的兒子請假回家,看望病危的父親。兩三天過去,發(fā)現(xiàn)父親沒有要死的跡象,這個兒子就問父親:“你到底死不死?。课揖驼埩?天假,是把做喪事都算進來的?!?/span>
老人隨后自殺,兒子趕在一周內辦完喪事回城繼續(xù)打工。
這樣的事例看起來像是杜撰的段子,卻是真實存在的案例,令人心寒。
喪三年,常悲咽;居處變,酒肉絕
古時候,父母去世后,要守孝三年,居住力求簡樸,禁絕酒肉、情欲等事宜。
東漢末年大文學家蔡邕,在母親生病后,無心學習,衣服也不換洗,整日在母親床前殷勤服侍,為母親洗馬桶也不厭其煩。
不久后,母親病逝,蔡邕哭倒于墳前不愿回家。仆人見此情境,無不潸然淚下。之后,他叫仆人在墳墓邊搭個小房子,他住在那里,繼續(xù)守墓,以表愛母之心。
都說父母在,人生尚有來處,父母去,人生只剩歸途。
身體發(fā)膚,受之父母,如果沒有父母,就不會有我們的存在。
人生僅此一輩子,莫大的緣分才成了一家人,我們漸漸長大,父母卻一天天衰老。
終有一天,我們要揮手告別,何不趁父母尚在人間,多一些陪伴,多留一些美好的回憶,切莫等到“子欲孝而親不待”的那天,空留遺憾和悲傷。
□選摘網絡